“咱虽然只是个村官,可手里的权力却不小,村里的事儿桩桩件件都关系着大伙的生活。咱不能因为一点小利,就忘了大伙的信任,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......”日前,襄州区石桥镇纪委联合镇文化站在石桥村举行“三月芳菲映廉心”活动。在欢快的乐曲中,由10名群众表演者带来的歌舞《话说清廉》引得行人驻足称赞。
廉洁文化唯有融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才能焕发生命力。今年以来,襄州区纪委监委立足本土红色资源、传统文化和典型案例,制定清廉文化建设清单,明确典型选树、文艺创作等6项重点任务,并将廉洁文化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,压实主体责任。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赴张湾街道朱庄社区、伙牌镇湾子村等地调研9次,推动各地将清廉建设融入主责主业。
为打造特色品牌,该区推出多维文化产品:编创小品《清廉之风进家门》、话剧《连心桥》,拍摄《守光》《廉从家出发》等微视频全网展播;联合多部门创作舞台剧《党的儿子梅华明》、小品《亲妈》,借助“樱花季乡村游”等品牌活动开展巡演16场,以案例演绎传递清廉“好声音”。同步组建10支青年宣讲团,深入社区开展“板凳宣讲”“湾子夜话”28场,实现互动式教育。
立体化阵地建设同步推进:建成黄龙镇清廉家风广场、肖湾街道廉政公园等91个微阵地,串联形成“30分钟廉洁文化圈”;通过主干道电子屏滚动播放廉政标语,在行政服务中心、民发广场等场所营造“步步观廉景”氛围。特别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载体,发布2条红廉旅游线路,组织党员干部赴星火村革命展览馆、杨连第登高文化园等21处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。
融合创新成效显著:龙王镇闫营村入选全省第三批清廉村居典型,打造“1+3+N”家风教育模式(1个课程库+3支宣讲队伍+N场活动),开展家风故事宣讲进企业、学校、社区。各部门协同发力——区卫健局以莲子、甘草等8味中药喻廉,制作宣传折页11万份;区审计局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;区公安局通过典型案例通报、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强化法纪意识。
“盘活本地资源是增强廉洁文化影响力的关键。”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,将依托“田园诗乡”地域特色,持续拓展表现形式,推动廉洁理念融入百姓生活,为清廉襄州建设注入源头活水。
作者:蒋海艳 江易琛